山西省太原市社区服务中心强化自治 居民做主
发布时间:2014-03-27 16:03 浏览数:597
强化自治 居民作主
社区惠民项目太原新创制
2013年,山西省太原市强化社区自治服务功能,通过征集民意、居民作主、社会组织承接,投入一亿元由社区实施惠民项目,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力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2016个社区惠民项目做到了“群众点菜、社区服务、政府买单”,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2013年7月民政部李立国部长在太原视察社区惠民项目并给予好评,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进行了宣传报道。
一、建立太原市社区惠民项目
(一)心系民生,建立社区惠民项目资金。
太原市共有54个街道543个社区,承担着联系群众、服务居民、凝聚人心的重任。2013年,太原市建立社区惠民项目资金,为每个社区拨付20万元,用于强化社区自治功能,提升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能力。社区惠民项目通过征集民意,社区商议,居民作主,解决涉及社区居民群众利益的各类民生问题。主要包括社区设施维护、社区文化公益活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社区环境卫生治理、社区志愿服务、特困群体帮扶等。全年2016个社区惠民项目件件落地,得到了广大居民的高度称赞。
(二)主旨明确,首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在太原市社区惠民项目资金建立以来,首先确定了太原市社区惠民项目资金的使用范围,即社区设施维护、社区文体公益活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社区环境卫生治理、社区服务以及特困群体帮扶等六类事项。
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社区基层民主,保障社区惠民项目的确定顺应民意,确保社区惠民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我们率先确立“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即社区惠民项目要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策实施。“四议”是指党组织提议、社区“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居民代表大会决议;“两公开”是指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确立,主要目的是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效,充分尊重民意,以重民生、解民忧,满足社区居民群众共同需要为目的,优先实施普惠性项目。
(三)出台政策,强化监管促规范,推进社区惠民项目。
根据《中共太原市委办公厅、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社区惠民项目资金,提高社区服务管理水平的意见》(并办发[2013]9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社区惠民项目实施的通知》(并社办函[2013]6号)文件精神,经过深入调研,对社区惠民项目资金的立项原则、使用流程、使用范围、实施监管、职责分工等问题进行了多次研究,出台了《太原市社区惠民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为确保社区在惠民项目中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地位,监督社区惠民项目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在社区建立居务监督委员会等形式的居务监督机构,负责监督社区惠民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发挥重要的监督作用。通过走访群众、访谈社区、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了解掌握社区惠民资金项目进展情况,对社区实施惠民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指导,对社区惠民项目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快速有效地推进社区惠民项目的实施。
二、进展路径
(一)典型示范,成熟项目先行落地。
坚持“突出重点、效益优先、典型示范、成熟先行”原则,以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成为社区惠民项目工作有效举措之一,这也成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的途径之一。社区惠民项目充分发挥自治功能,由社区居民提出项目内容,通过汇总、“四议两公开”程序,优先确立社区居民迫切需要的项目,成熟一个,落实一个。迎泽区海边街社区老年餐桌的设立与实施,为老年人提供低价、安全的午餐服务,突出体现居民的意愿。
在典型示范的作用下,太原市先后开设了12家社区老年餐桌,解决了空巢(独居)老人就餐难的问题,温暖了老人的心,减少了老人子女的顾虑,为全市发展老年事业树立了风向标、引领了发展路。中央、省、市各大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
(二)夯实基础,助推社会组织快速成长。
社区惠民项目的实施,各类社区服务的开展都离不开社区社会组织,为了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引导它们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中坚力量,协助政府完成一些社会公共服务,2013年社区惠民项目明确提出一般由社区委托社区社会组织或公益性商业机构负责实施,建立社区惠民项目实施单位指导目录,培育、招募具备服务资质的社区社会组织和商家188家。社区社会组织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惠民项目指导目录中的6大类12项服务内容,体现自身价值,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和舞台,一大批规范有序、种类丰富、功能完善的社区社会组织快速成长起来,为社区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完善体系,确保惠民项目高品质。
为了扎实推进社区惠民项目工作,提升利民、为民的工作实效,将此项工作纳入了社区考核体系,增加社区惠民项目工作考核指标,对社区惠民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宣传工作、居民知晓度和居民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考核;采取倒排工期、现场督查方式督促推进惠民项目工作;建立社区惠民项目进展情况日上报、周汇总制度和排名通报制度。通过一系列措施,太原市确立2016个社区惠民项目,于2003年12月25日全部高品质完成。
(四)广泛征集,图文并茂彩绘和谐社区。
为展示社区惠民项目成果,讲述惠民项目工作中的感人故事,鼓励社区居民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社区惠民项目工作,启动“记录您身边的惠民项目”摄影图片征集活动。图片内容突出表现了“惠民,和谐,共享”的主题,让人们看到身边的变化,听到感人的故事,记住难忘的场景,参与精彩的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绘制出一幅幅美好的画面。
三、工作成果
2013年太原市确立项目2016个。经统计,整治小街巷153条,整治无物业小区1758个,开办老年餐桌12家,开展文化惠民活动500余场,建立社区安全巡防队200余支,安装电子监控设备2400余处,安装社区便民宣传栏836处,安装休闲桌椅384个,146个社区安装路灯,环境卫生整治小区758个,慰问帮扶困难群众4万余人。
项目务实、贴近居民是太原市社区惠民项目工作的突出特点,特别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老年餐桌、社区楼院文化、社区睦邻文化节、无物业管理小区治理等一批精品项目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认可和欢迎。
1、老年餐桌。杏花岭区锦绣苑社区是首批开办老年餐桌的社区,让老年人享受低价、安全的餐饮服务,是以创办老年餐桌的初衷,也是实现社区惠民项目价值最大化的具体体现。国家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现场就餐并题字“兴办老年餐桌好”。
万柏林区公园路社区依托今秀西沟餐饮企业开办老年餐桌,是太原市政企合作的首家试点,开办当天收到了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的贺信。
2、无物业管理社区楼院的环境问题是社区居民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楼道常年无照明,小区无路灯照明设施、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亟待维护是这些无物业管理楼院的真实写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改善无物业管理的社区楼院环境,社区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广泛征集居民意见,确立在社区居民小区安装交通减速带的惠民项目,项目实施后,减少了社区老人、小孩安全出行的顾虑,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全市有近400个社区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确立了无物业管理楼院整治惠民项目,把没有人管的社区楼院管理起来。安装防盗门、安装小区路灯和楼道照明设施、粉刷墙面、修整绿化带、修补小街巷、安装电子监控、维护小区基础设施……,无物业管理楼院的居民首次体验到了有人管、有人帮的社区服务,许多居民亲切的称社区居委会不是物业、胜似物业,居委会干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3、以“惠民 和谐 共享”为主题,推动社区惠民文化活动项目。小店区让文化资源更多地向基层倾斜,引进具有资质、服务能力强的社会各类文艺团体深入社区演出近百场,惠及数万社区居民。开展社区趣味运动会和睦邻文化节活动。文化活动的举办,拉近了社区居民之间、社区干部与居民之间的距离,陌生的邻居熟悉起来,疏远的邻居亲近起来,寂寞的楼门热闹起来,和睦的家庭幸福起来,实实在在的活动效果诠释了“惠民 和谐 共享”的美好主题。
4、“楼宇文化”掀起文明新风。楼宇文化惠民项目就是将环境保护、计划生育、健康安全、和谐小康家庭创建等知识以漫画、展板的形式悬挂于各个楼道,使居民在日常生活起居中和风细雨般地接受文明教育,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把意识转化为行动,亲自动手妆扮自己的居住环境,把楼门、楼道布置得更加清洁、高雅、美观、独具特色。通过实施楼宇文化项目,既美化了环境,又净化了心灵,社区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居民楼道犹如一个文化长廊,墙面上错落有致地布置着一些图文并茂的温馨提醒、健康安全常识、便民电话等,把整个楼道装饰得既美观又温馨,受到了居民的喜爱和欢迎。
5、平安社区创建,打造幸福“安全港”。社区是否安全,关系到生活在其中的每个居民,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了满足居民群众安全的需要,打造社区安全幸福港,实现人人享受安全,人人享受健康的目标,社区大力推广平安社区惠民项目。组建了志愿者巡逻队、安装电子监控设施、开展安全大排查活动。通过平安社区创建这项惠民项目的开展,巡逻队伍穿着整齐的制服在社区巡逻,乱贴小广告的行为消失了、安全隐患排除了,年轻人工作安心了,老人孩子感到安全了,居民对社区有了更深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6、慰问困难群体,居民如沐春风。社区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对辖区内特困群众摸底、走访,并征得居民代表的同意,确立并开展了特困群众慰问项目,使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贫困户等弱势群体的具体问题得到更有效解决,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认可。
社区惠民项目工作的开展,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体会到服务的魅力;太原市社区惠民项目资金的建立,让全市社区服务、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实现新跨越,为创建和谐太原示范城市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