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八】/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打造社区慈善五个平台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4-01-23 14:15   浏览数:801

成都市金牛区着眼解决社区慈善事业发展质量不高、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不健全、慈善人才队伍良莠不齐、慈善资源挖掘不充分等问题,打造社区慈善工作五个平台,实现“五个转变”,形成了具有金牛特色的社区慈善品牌,引领了慈善理念进入千家万户。

一、搭建“社区+社会组织”工作支持平台,实现“零散”向“体系”的转变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慈善力量可以有效调动本地化资源参与到社区治理和服务中,社区应当作为慈善事业的主阵地。

(一)建实社区阵地。金牛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搭建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培育、引入61家社工类专业社会组织,实现社工站点全覆盖提供服务。细化社工站(室)职责任务,将开展慈善活动、建立社区基金等纳入服务内容。打造1个省级、4个市级慈善示范社区、2个慈善地标。  

(二)用好区级平台。打造区级社会组织能力提升平台(金牛社区发展治理创享中心),建立完善慈善资源与社区慈善项目对接供需机制。出台培育发展社区社会企业支持政策,引入社会企业认定平台机构,引导社会企业年度收益部分用于社区慈善工作,建立社区服务项目“好差评”机制,引导居民骨干、各类自治组织积极参与慈善项目的设计、实施、评估。

(三)盘活小区资源。创新实施社区发展治理“百千万”工程,建设100个“微幸福”示范院落,培育1000支“微队伍”以及社区社会组织,实施10000个民生微项目,同步推进社区慈善基金建设行动,撬动社会慈善资源进入小区参与实施院落“微更新”、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空巢独居老人关爱、未成年人保护等慈善项目。

二、壮大“基金会+微基金”资金筹集平台,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金牛区通过国有平台公司发起、社区“两委”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方式,建立起“一大带N小”的慈善基金发展模式,有效调动在地慈善资源在不同层级发挥治理作用。

(一)登记成立金牛社区发展基金会。在省级民政部门监管、市级党委部门指导下,由国有平台公司发起出资800万元,省级部门配套200万元成立金牛社区发展基金会,基金会利用自身平台优势,采取社会化运营,广泛链接区内外企业公司、两新组织、慈善机构等市场主体将在地化资源转化用于疫情防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社区发展服务项目,积极探索信托筹款、保本捐息等多种形式筹资方式,有效盘活资金存量、提升总量。

(二)推动社区微基金全覆盖。围绕有效整合社会资本,资助社区服务,扩大慈善参与方式,实施社区微基金建设行动,推动全区90个社区慈善微基金全覆盖。动员社区“两委”、网格员组织辖区商家、社会组织、热心居民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全区社区微基金累计筹集资金近400余万元,链接社区发展基金会发布实施537个月捐项目,购买基金会业务指导、平台支持、资源链接等专业服务,建立了一套筹人、筹钱、筹规则的工作机制。

(三)探索设立专项工作基金。针对街道辖区“一老一小”服务需求实际,设立7支特殊困难人群关爱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等专项工作基金。聚焦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未成年人心理关爱等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事项,链接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心理咨询机构服务资源,提供专业服务和资金支持,有效撬动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

三、创新“线上+线下”项目设计平台,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慈善事业的传统阵地在线下。随着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发展,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可以更好地链接区内外慈善资源,提供更为丰富的公益慈善产品。

(一)着力夯实线下工作阵地。金牛区通过“场地资源置换”方式盘活闲置店面商铺52个,撬动企业投入资金450余万元打造具有美食、文创、汉服等主题的特色街区,推动获利企业、商户分片区、分领域认领社区民生项目。定制“曹家象”“荷花公益”等社区公益专属IP,广泛植入党群服务阵地、社区文创产品、各类会议活动,联动商家、企业常态化开展惠民志愿活动,举办邻里慈善晚会、公益项目发布会等捐赠活动,扩大专属IP知晓度、满意度。

(二)创新构建线上参与机制。链接腾讯、阿里巴巴等网络平台入驻社区发展基金会,设计“融益新”、99公益等互联网捐资项目,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捐赠理财等公益慈善产品;开发“悦享花照”“居民e学校”等公益小程序,孵化3家社区社会企业,引入104家企业、商户提供线上公益服务、兑换文创产品,定期举办线上公益集市、爱心义卖,形成“公益+商业”“公益+互联网”模式。

四、规范“社工+志愿者”队伍建设平台,实现“小众”向“大众”的转变

发展慈善事业的核心在“人”,打造公益慈善品牌不仅要有一支专业的社工队伍作为支撑,也需要志愿者队伍作为辅助,充实工作力量。

(一)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培养。金牛区印发《推进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措施》,对考取社工资格人员给予补贴,全区累计培养1名高级社工师、328名社工师、1091名助理社工师。明确社工站点配备2名专职社工、1名督导。建成运营市级社工人才实训基地,链接西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定期开展公益慈善理论研究、专业支持、能力提升培训。

(二)培育公益性社区社会组织。印发《社区社会组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制定普惠性、常规性扶老、助幼、助残、济困等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事项清单。探索成立3家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提供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和功能转型服务,定期组织民生“小微”项目征集、公益创投发布等活动,发布“微项目”管理导则,强化项目指导、过程监管,推动社区社会组织依法活动、规范运作、发挥作用,开展社区社会组织评选。

(三)建立“微网实格”治理机制。着眼精细化管理,全域划分6682个微网格,采取“计时+计件”方式,建立经常性招募与应急性招募相结合、社会化招募与组织化招募并举的志愿者招募机制。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作用,结合群众需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公益活动,引导文娱型社区社会组织向公益性社区社会组织转化。探索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机制,打造公益“时间银行”品牌,推广公益换积分、积分换服务模式。

五、聚合“区内+区外”成果共享平台,实现“项目”向“品牌”的转变

金牛区着眼“走出去+引进来”,促进区内外慈善资源有效对接,不断拓宽慈善人才学习交流渠道,激发慈善事业发展活力。

(一)构建区内慈善事业协同发展共同体。深化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开设社工人才重庆异地提能培训班,以“五社联动助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组织2期线上交流研讨会。联合周边区市县共同举办“社工周”“慈善跑”以及公益研学等活动,推动慈善力量交流互动。

(二)学习借鉴区外慈善工作经验做法。定期安排人员前往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学习,围绕政策引导、组织架构、慈善监管、慈善服务、政社合作、慈善组织合作开展深入交流,引导辖区慈善组织与区外慈善组织主动对接,采取购买服务、链接资源等方式,提升辖区慈善组织专业能力。

近年来,金牛区社区慈善工作先后获得国家级媒体报道8篇、省级媒体报道25篇,相关工作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案例”“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民政部相关领导在各类场合对全市以及我区社区慈善工作进行了宣传推广。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2021234594号

版权所属:中国社区发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