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五】/四川省天府新区安公社区:创新公益慈善“345模式” 探索社区发展治理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4-01-18 15:37 浏览数:1378
近年来,四川省天府新区安公社区党委贯彻“党建引领,全民公益”发展思路,创新实践社区公益慈善“345模式”,即建立社会公募+项目众筹+市场造血三合一基金发展模式,构建社区基金发展委员会、社区社工组织联合会、社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社区商业联合会“四方联动”公益慈善力量组织平台,探索补充兜底社会保障、支持公益服务项目、树立社会公益导向、推动社区发展治理、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五向发力”社区公益慈善作用发挥体系。搭建“善行天府”红色公益走廊,开办安公夜市、社区美食节等商业公益活动,常态化开展高龄老人、退役军人、低保家庭等特殊群体关心关爱项目,实施老旧雨棚更新、公园城市楼道革命、燃气惠民补贴等民生事实104个,帮扶困难群体1220人次,积极探索慈善事业助力社区发展治理新路子,着力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基本情况
安公社区三面锦江环绕,因乾隆年间知县安洪德修筑安公堤而得名。社区面积0.4平方公里,辖10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1.2万人。社区深入贯彻“党建引领,全民公益”的发展思路,2016年在成都慈善总会支持下成立安公社区基金,开设慈善茶座、爱心停车场等造血项目,搭建红色公益走廊、全民微心愿等公益众筹平台,开办安公夜市、社区慈善节等商业性品牌公益活动,社区慈善基金资金规模达140万元,累计募集各类慈善物资价值超400万元。常态化帮扶老残孤困等特殊群体11500人次,累计实施养老驿站、阳光家园等社会公益项目104个;对松潘、昭觉县等地区开展精准扶贫援助,对武汉疫情、河南洪灾募集资金物资累计100万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共享花园打造等共建项目20余个,撬动社会资金投入超200万元。
社区慈善公益工作得到国家民政部慈社司、中华慈善总会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2017年被成都市授予唯一社区级“最佳合作伙伴”,2019年荣获成都市慈善总会首批“慈善社区”称号,2020年被成都市民政局评为“慈善示范社区”;2022年被评为成都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担当作为先进集体。安公社区《社区基金助力城乡社区发展》课题入选成都城市社区和村政学院教学大纲,2018年11月14日作为全国“慈善千人计划”基金会研讨成都点位现场分享;社区慈善工作得到俄罗斯劳动保障部、英国伯恩茅斯市长,中国慈善联合会、腾讯公益基金以及等国内外多个行业专业专家的高度肯定,形成慈善公益助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良好引领示范作用。
二、工作做法
(一)创新“三位一体”社区公益慈善基金发展模式。一是实施常态化公募,营造浓厚社会慈善氛围。安公社区将慈善公益理念融入社区治理、服务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实施“365天天公益”计划,在社区文艺演出、小区居民活动、公共服务项目、群众协商会议等日常工作中植入公益募捐活动;在广场商场、小区院落、街区小巷设置常态化募捐设施,开通二维码线上捐款通道,打造了公益慈善捐助榜等平台,夯实慈善公益的社会基础。二是实施项目化众筹,实现全流程社会参与。构建慈善公益项目“需求收集+包装策划+众筹实施+社会评议”的全流程管理机制,社区打造了红色公益走廊社会众筹平台,设置爱的心愿箱等线上线下渠道广泛收集社会需求,通过发动专业社工、社区公益规划师等相关专业人士的“乡贤力量”,专业策划公益项目,找准社会需求和关注点推动公益众筹,已通过社会众筹方式实施阳光拐杖、幸福水杯、养老手环、雏鹰行动等公益项目42个,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和效果评估面向全社会公开。三是实施商业化造血,形成慈善募集长效机制。通过“开设造血项目+商业慈善活动+社会价值转化”的模式,开设爱心停车项目、公益慈善茶座、有爱报摊、公益广告位等“自我造血”项目,已举办公益夜市、慈善义卖、社区慈善艺术节等大型公益活动45场,年均实现公益慈善基金收益近50余万元。
(二)构建“四方联动”社区公益慈善力量组织平台。一是成立社区基金发展委员会,有效管理社区公益资金资源。社区成立以社区党委书记为主任,社区公益组织负责人、社工代表、志愿者代表、群众代表等为成员的安公社区基金发展委员会,定期研究社区基金筹集、管理、使用等事宜,策划和落地实施公益项目、活动等。委员会成立以来,共计开展115场慈善活动,运用基金投入打造了养老驿站、小区托育所、就业之窗、公益书屋、免费午餐等品牌公益项目,常态化帮扶困难群众265人。二是成立社区社工组织联合会,有效组织专业社工社会服务力量。联合参与社区服务的社会组织骨干成立社区社工组织联合会,定期研究区域服务型社会组织发展、公益项目实施和社工管理等事宜,创新“财政少量补贴+组织有偿服务+市民互助服务”社会组织发展模式,孵化具备自生性、永久性、衍生性、共生性特质的“根系式”社会组织14家,发展专职社工47人,先后培育天府新区首家社区社会企业和成都市十佳社会企业,各机构年服务居民超10万人次,通过社工机构自我造血节约财政购买服务资金50万元。三是成立社区志愿服务联合会,有效统筹社会公益力量。组建社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在居民小区、群众性社团和商家企业广泛发展志愿公益力量,打造了志愿积分银行和志愿服务超市,实现志愿积分激励兑换,设置志愿公益榜、志愿者星级评定等制度,创新完善社会志愿服务参与机制。截止目前,社区已组建社会关爱、民生服务、城市文明、生态环保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115支,志愿者总数达1200余人。四是成立社区商业联合会,有效整合社区社会资源。有效组织辖区商家企业组建社区商业联合会,共计吸纳个体工商户会员303家,私营企业会员68家,打造了社区平价菜市、社区诊所、社区棋院、乒乓球俱乐部等一批共建服务品牌;推动了“爱心囊”基金、孝老鸡蛋、便民维修站等一批公益项目;社区商家企业累计为社区捐赠资金物资累计价值达80余万元。
(三)探索“五向发力”社区公益慈善作用发挥体系。一是补充兜底社会保障。在民政政策托底的基础上,通过社区基金撬动社会资源,社区已实施暖阳微心愿活动12期,已实施“社区筹”助医行动、“夕阳好”助老行动、温馨家助残关爱等救助帮扶项目52个,投入社会资金120万元。二是支持公益服务项目。运用社会资金购买专业社工组织服务,实施了“童伴聚落”青少年心理服务、“花姐工坊”就业帮扶服务、“蓉漂菁蓉”流动人口服务等财政“0兜底”品牌项目45个,服务惠及居民3500余人。三是树立社会公益导向。建立了社区基金保障社区志愿积分兑换的激励机制,极大地促进了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社区年均志愿服务总时长超10万小时;打造了社区好人榜、公益慈善榜、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商家等系列评选表彰,激励培育各类社会先进典型1500人次,树立了向党向善向美的社会价值导向。四是推动社区发展治理。运用社区基金撬动作用鼓励社会各方参与社会治理,拆除违建1100平方米打造了全市首个楼顶公园,发动居民更换了2500余个老旧残破雨棚,65户临街居民实现了隔音玻璃安装,推动5个小区实现了人脸识别单元门禁升级等,有效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城市治理疑难问题。五是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在充分做好域内公共服务和慈善救助的基础上,社区基金常年对口帮扶松潘县进安镇、凉山州洒拉地坡乡等精准扶贫地区,累计捐献物资和资金50余万元,疫情期间为武汉捐献物资20万元,河南水灾期间为河南安阳市滑县对口捐献物资30万元等。
三、实践成效
(一)探索了社区服务的新途径。通过社区公益平台大量整合社会资源投入民生服务各领域,有效解决了现阶段政府财政保障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社区居民的多元化服务需求得到及时回应与满足,真正做到“民有所求,我有所应”。
(二)构建参与社区治理的新平台。通过社区慈善工作引导社区人财事物的资源整合,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缓冲社区各种社会矛盾,许多社会问题在社区层面以慈善、公益、自治、互助的方式解决。
(三)助推社会组织和社工队伍的新发展。社区通过整合市场资源联合第三方社会组织开展项目,为社会组织开展社区公益服务开拓了资金渠道,为保障社区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和社工队伍发展壮大提供了新动力。
(四)提供慈善事业发展的新方向。通过创新机制,摆脱慈善公益的捐赠依赖,实现自身造血,吸引更多社会资源进入社区级慈善公益领域,让慈善公益项目可持续;不断拓展慈善公益领域,成为基层治理、民生保障和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创新点和实践价值
(一)慈善公益与社会治理相辅相成。安公社区的实践证明了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区域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可行性,运用社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社会号召力、组织动员力能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投入公益慈善事业,慈善公益事业又将不断反哺基层治理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形成彼此促进的良性循环,极大的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二)慈善公益与人民幸福密不可分。面对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仅靠政府有限财政投入将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多元需要,必须不断提升整合资源和创造资源的执政本领,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新格局,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幸福的美好社会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