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储居民区
发布时间:2014-03-27 16:25 浏览数:627
储自治之力 架志愿之桥创管理之新 建和谐之家
虹储小区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一个普通的售后公房小区。20年前,当居民区书记朱国萍初到虹储之时,小区以及周边的环境面貌较为脏乱无序,居民也没有归属感,缺乏文明意识,这里随丢丢,那里随画画,街坊邻里还要经常为一些小事情而闹矛盾。
这些年来,随着长宁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随着虹储连续20年文明小区的创建,虹储居民区凝聚起了一批志愿者,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使得虹储的面貌焕然一新。小区1000余户家庭、3000多名居民中,有1/3是志愿者,大大高于全国文明城区指标中8%的要求。以“时间储蓄银行”为品牌的各项志愿服务的开展使得虹储居民区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迈开新的步伐,在社区发展中获得新的成效。整合各方资源,激发自治活力,虹储完成了小区进水、排水、滴水、煤气和路面的“三水一气一路”工程改造。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墙白了,有绿了,水通了,气顺了,居民最基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老百姓自发集资在小区竖起了一块“感恩石”,这块“感恩石”是老百姓对创建成果的一种褒奖。
居民之事无小事,满足百姓需求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虹储居委会坚持“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定期召开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搭建“横到边、纵到底”的社区管理网络,形成了百姓有问题居民区第一时间了解、第一时间回应的的长效机制。
纵向网络:一是坚持党员带头,借鉴“支部建在连队上”的做法,将党小组建在楼组,依托楼组党小组每个党员的力量,深入了解居民需求,掌握志愿者一技之长,再通过党支部层层传递到党总支,帮助居民区党总支全面掌握情况;二是坚持居民骨干带头,实行志愿服务“三级负责”制,即居委会主任、“学雷锋工作站”站长、楼组长、团队骨干分级负责,号召居民骨干带头担当志愿服务小组负责人,做居民的贴心人。横向网络:一是建立“5+1”居民自治组织框架,即“五组、一团”,包括楼组工作指导组、宣传工作指导组、创安工作指导组、服务工作指导组、文体工作指导组、虹储艺术团,覆盖了小区管理、服务、教育、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形成了居民区的事由居民自己管、邻里守望互相帮的氛围,做到了“小事不出楼、中事不出块、大事不出小区”;二是发挥妇、团等群众团体力量,通过妇女孩子带动全家一起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动员因为工作忙而不出家门的家庭顶梁柱也一同融入社区。通过纵横结合的服务网络,成功对接了很多居民的需求。如:小区的郭家夫妇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学习钢琴要从长宁赶到卢湾,接送孩子学习就成了大问题。没想到,离他们家几步之遥就住着一位钢琴老师,这位老师得知此事后,主动提出免费教郭家的两个女儿学琴,而郭师傅就利用自己会修电器的特长,帮助老师和别的居民修电器。
通过“时间储蓄银行”十多年的运作,队伍已扩展到了25支,人数达到了1000余人,营造出小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自治氛围。正因为形成了这些常态、长效机制,虹储才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在创建工作中不断坚持,不断提升,不断完善,让小区居民切实感受到社区发展的成果。
美丽环境赢口碑。环境美丽是打造和谐社区的一个核心要素。这些年来,居委会努力打造美丽的虹储,建起了一系列品味高雅的小区景观:“虹谐亭”、“健身苑”、“车谐廊”、“虹谐亭”、 “稚谐园”、“绿谐林”、“和谐园”……这些景观满足了“老中青幼”不同群体对活动场所的需求。环境品质的提升带动了文明素质的提升,居民们邻里和谐互助,而且更加热爱小区了,维护环境卫生的主动性增强了,虹储也变得越来越美丽。
民主自治促和谐。居民区在工作中把“为民作主”和“让民作主”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大家群策群力,参与小区的管理。比如老式小区停车空间有限,有车一族和无车一族的矛盾凸显不少传统居民区管理的瓶颈问题。虹储通过召开小区听证会,征询群众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在依托团队建设打造的“熟人社会”基础上,居民互相体谅、宽容,顺利达成一致方案,利用小区绿化带、边角料整合出了35个停车位,开辟出充满文化气息的停车坪,又通过立体绿化的方式还绿于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团队建设为抓手,以群众得益为目的”,核心引领、真心培育、齐心推动虹储居民区自治建设,创新新形势下的居民区党建工作,使老典型不断焕发新活力。
邻里守望共看护。在虹储,党员带头创先争优已成为一项长效机制,260余名党员做社区健康文化的倡导人、社区环境建设的带头人、社区帮困结对的热心人、社区服务群众的贴心人,时时牢记党员身份,处处发挥带头作用,不断感染一批居民、凝聚一批力量,在整个小区传递一股正能量,汇聚成一股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正能量。现在很多小区里或马路边存在无证经营和“破墙开店”的问题。无证经营的商户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往往没有质量保证,百姓的食品安全受到威胁。“破墙开店”的住户随意扩大经营面积、违规搭建等对消防和交通安全都会造成影响,甚至有的住户擅自改变了住宅的结构,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在虹储居民区,以小区党员为首的志愿者自发组成治安巡逻队,通过专职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巡逻守望,基本实现联合、联手、联防,构建起一张立体防,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规范管理,同治共管,为百姓的安全负起责任。
志愿服务融大家。有句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关系和睦、志愿参与服务不仅能够助力小区建设,也能成为社区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共治力量。自1998年虹储居民区志愿服务“时间储蓄银行”诞生后,虹储始终将志愿工作视为一项事业,而不是短期的突击行动,因此,虹储把建立志愿者注册登记、日常管理、指导培训、激励保障等制度作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一是登记制度,明确一名居委会干部专职负责志愿者的注册登记,通过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两种形式,建立一人一档,记录志愿者的特长和服务时间;二是信息公示制度,要求每个志愿者做到“五公开”,在小区宣传栏里公开姓名、照片、家庭住址、单位和特长,居民有困难可以直接跟这些能工巧匠求助(如:志愿者董良工程师现在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小区多户家庭提供着无偿的电脑修理服务;又如长宁区人民法院立案庭王厚勇副庭长也定期为小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三是服务时间记录和嘉许回馈制度,每个志愿者发放一本“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卡”,相互记录服务时间,当储蓄满50小时后,“储户”就可根据需要享受居委提供的低偿或免费服务,当时间储蓄满1500小时,可以无限享受其他居民和居委会提供的免费服务;四是培训制度,每批志愿者上岗前,居委会都要在活动室举行统一的培训,确保思想统一,服务到位;五是激励保障制度,为每个志愿者购买一份保险,增强志愿者的安全感,为每个志愿者订份报纸,增强志愿者的凝聚力。通过稳定的制度运行,这个奉献爱心的雪球已经越滚越大,志愿者队伍扩展到了25支,居民们各取所需,互帮互助,大大促进了小区的和谐。
虹储通过抓环境整治,抓居民自治,抓志愿服务,搭建多彩平台,丰富活动形式,经常组织楼组与楼组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各类文体比赛、活动,促进情感交流,开展助老、助幼、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小区老小居民、新上海人、农民工子女等方方面面的群体融入社区大家庭。在走进百姓家门的同时也把百姓请出来,打造“熟人社会”,和睦邻里关系。在居委会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虹储小区获得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并连续20年被评为市文明小区;居民区书记朱国萍也获得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她还是党的十六、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